房地产之后,水流何处
从信贷投放方向来看,以往房地产占比较大,而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降杠杆,不少银行仍需压降房地产贷款规模,水流何处成为关注重点。
前述某大行信贷业务人士指出,近期发改委披露2022年专项债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生态环保、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等九大方向,银行整体信贷投放还是与政策导向相一致。而针对房地产,该人士指出,大行对房企表内信贷风控整体把控较好,需要关注的是表外非标和代销理财,尤其近年代销理财成为一种趋势,对银行来说一方面贡献了中收,另一方面也消解了信贷风险,还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有三重好处。
此外,该人士指出,在房地产降杠杆的趋势下,信贷水流势必减少,从当前开门红的指标来看,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有较大空间。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某大行分行开门红方案,在其十四项业务条线的指标中,放在首两位的是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其指标增幅较去年同期在25%左右。
据该行业务人士介绍,科技金融主要是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绿色金融则是响应近年的“双碳”目标,这两项业务是今年首次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某股份行绿色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口中获悉,该行2021年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速超50%,预计2022年业务增速将继续维持50%以上的增幅。
华南某大行人士也指出,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去年以来地位显著提升,从银行的KPI考核来看,政策的丰富直接影响考核指标的丰富程度,今年针对绿金和“专精特新”企业的产品和考核指标也在开门红期间有所体现。
虽然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站上风口,2022年预计将获得更多信贷支持,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因为领域较新,尤其对绿色金融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准入口径,因此银行操作层面还是有一定“水分”。
某大行绿色金融业务人士指出,有些中小银行对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新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把之前贷款再次细化分类的层面,能归到绿色金融的就归到绿色金融,能归到科技就归科技,这样的数据变化必然有水分,真正的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市场空间目前存疑。
“虽然现在行业也在探讨中,口径较严的银行还是会考虑多维度数据,例如是不是真的给节能减排提供原材料,提供设备等,但不少银行口径较松,比如某区域城商行,在统计绿色信贷的时候只要参与节能减排工程就算绿色信贷,压根不深究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这种简单的统计口径变化,必然会导致绿金水分很大。且不利于真正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他进一步指出,“现在的绿色金融更多给了企业获得低成本信贷和减税的理由,银行有责任引导企业进行真正的绿色转型,参与节能减排之中,而非简单进行数字和报表游戏。”
利率限时优惠,经营贷现松动
整体来看,虽然中收对当前银行盈利贡献占比越来越大,但对大多数银行来说,存贷款利差仍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因而贷款业务一直是银行开门红的主战场之一。在贷款大战中,利率下浮是银行争抢客户和业务的主要手段。营销力度最大的也最常见的产品主要为信用贷、房屋抵押贷和经营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从银行的线上营销情况看,股份行和城农商行在利率上给出的优惠更多。如招商银行信用贷拳头产品闪电贷,给出了2022年1月7日至2022年1月31日通过领取利率优惠券,最低4.05%的优惠年利率,而在其非活动期间,其闪电贷利率核定通常根据资质在6%-12%左右。一位招行个贷业务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开门红给出的利率基本是底价,尤其是个人信用贷,目前线上化智能化程度很高,利率核定基本都是系统自动判定,因此优惠券最高减免2个点的力度还是比较大,有用款需求的客户一般都推荐在开门红期间办理。
此外,记者还在平安银行手机银行上浏览到其1月8日开始的财神节促销活动,也有针对贷款利率的诸如最高5180元利息券、最高减免四期利率券等优惠活动。
深圳某贷款中介告诉记者,每年开门红也是贷款中介生意最红火的时点之一,开门红是银行贷款最为宽松的窗口期,审核宽松,额度宽松,利息优惠是常规操作。他具体表示,通常开门红期间信用评分降低,风控等级也有所降低,只要征信问题不大,通常年前被拒过的客户,可尝试在“开门红”期间再次申请,有一定概率可以审批通过。
另一贷款中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主要操作房抵贷,今年银行也有冲刺开门红的优惠,经营贷去年初受监管影响,一度出现收紧,但开门红期间也有所放松。具体来看,利率方面大多数银行都可以给到最低3.85%,部分银行最长可以做到30年,且二押也有部分银行可以做到3.85%,只是贷款年限相应缩短。
“从硬性条件来看,经营贷对用户资质的要求并未放松,如还是要求公司注册一年以上,或持股半年以上,但从银行审批层面看,确实有所放松,年前一些卡得较严不过审的,这个阶段也有大概率过审。我们目前也鼓励客户做贷转,3.85%的利率相较现在的房贷利率还是很有吸引力,不少客户近期在办理相关业务。”他表示。